
11月27日,汝城县中医医院成功为一位呼吸困难、无法平卧的"特殊"患者在端坐卧位下完成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这充分体现了该院重症医学科高超的医疗业务水平及精湛的穿刺置管技术。
"这名患者,今年已经67岁,入院时神志模糊,查体后发现体格肥胖,胸廓以及脊柱严重畸形,患者端坐呼吸,满肺闻及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电监护提示:呼吸频率达45次/分,血氧饱和度仅74%......"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游明波介绍。据悉,患者由于幼年时遭遇车祸导致胸廓、脊柱严重畸形,身高也仅仅才120cm。在过去的5年中,患者常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的症状,尤其近年来每走不到100米胸闷气促更甚。入院的10多天前,症状加重并伴有咳嗽咳痰。
由于患者肥胖,外周循环极差,短时间内无法建立静脉通道,加之医务人员要了解中心静脉压以便协助液体管理,必须要立即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然而问题出现了——如何让患者配合完成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静脉穿刺置管一般采用平卧位等标准体位,但是这名患者如果采用平卧位,患者根本无法配合完成操作。即使采用难度较高的高位斜卧数十秒就会出现明显气促,呼吸困难。"游明波解释说。
游明波表示,由于患者不能平躺,只能选择"端坐卧位"穿刺置管。但是此次穿刺要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几个,一是端坐卧位下静脉不能很好的充盈;二是患者没有正常人一样的解剖穿刺路径;三是穿刺失败以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加等等。
但是,如果不进行穿刺,患者的后续治疗将无法进行。游明波在认真评估完患者病情后决定为该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她认为:"作为医者,我们应该勇于担当,不忘初心,以患者为中心,解决患者病痛,促进患者康复,因此要想尽一切办法为患者打通这条治疗通道"。
往常,这个操作必须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但时间紧急,上超声来不及!游明波没有多想,确定抢救措施后,她立刻准备好穿刺物品,站到患者床头,为患者摆放好穿刺体位,沉着地寻找血管穿刺部位。
"穿好了!"不到2分钟,游明波便完成了无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用丰富的经验和纯熟的技术为患者一步"盲穿"到位,为患者及时打开了"生命通道"。经过两个小时的积极抢救,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口唇、四肢末梢无发绀,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5%以上,呼吸频率26次/分,血气分析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下一步,该科将根据患者情况,完善相关检查化验,予强心、利尿补钾、升压、扩张微循环、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目前,患者正在进一步治疗康复中。
游明波表示:"这次穿刺较之前的角度难度均大,这源于患者胸廓和脊柱严重畸形,找不到像正常人一样的进针路径,此次能成功完成穿刺置管很不容易。"这说明了该院重症医学科技术纯熟、经验丰富,也与平时医院和科室重视学习、分享和加强训练是离不开的。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中医医院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